
作為企業研發負責人,想引進一項關鍵技術卻找不到專利權人;作為高校及科研機構,手握多項專利卻只能“鎖在實驗室里”,成果轉化率不到10%;作為發明人,辛苦研發的專利常年閑置,連研發成本都收不回……
傳統專利許可模式下,專利權人找不到買家,被許可人找不到賣家,技術供需雙方受限于信息不對稱,雙方只能在信息不對稱的大海里碰運氣。2024年起,國家推出的專利開放許可制度,徹底改寫了這一局面!
一、什么是專利開放許可?
專利開放許可是指專利權人自愿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聲明,愿意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實施其專利,并明確許可使用費支付方式、標準的制度。簡單來說,就是專利權人主動打開專利的使用權限,通過國家平臺向社會公示專利信息并“明碼標價”,任何有需求的企業、個人都可以直接“下單”使用,無需再逐一談判。
二、傳統專利許可vs開放許可:一場效率革命
傳統專利許可的三大痛點
1.信息差大,對接靠緣分:專利權人想許可,得自己打廣告、跑展會、托關系找潛在被許可方;被許可人想找技術,只能依賴中介機構或行業人脈,效率低且成本高。
2.談判周期長,成本高:使用費怎么定?是按銷售額提成還是固定費用?雙方常因“價格談不攏”僵持數月,甚至因條款模糊鬧上法庭。
3.專利沉睡,收益難變現:中小微企業、個人發明者的專利因缺乏推廣渠道,往往“躺”在專利局里,年費還得照交,最后被迫放棄。
開放許可的“破局之道”
2024年7月16日全面推進專利許可制度實施之后,讓專利開放許可成了“技術紅娘”——國家知識產權局幫你“打廣告”,官方平臺公示專利信息,供需雙方“線上相親”,流程簡化、成本降低、效率飆升!
一句話總結:以前找專利像大海撈針,現在專利權人掛公告,被許可人看菜單,一鍵對接!
三、專利開放許可:怎么操作——“聲明-備案-變現”

專利開放許可操作流程圖?
1.判斷是否適合開放許可
以下情況不得實行開放許可:
?專利已被獨占或排他許可(別人已經買斷了);
?專利權正在糾紛中;
?專利年費沒交;
?專利權被質押,未經質權人同意的;
?實用新型/外觀設計專利沒做專利權評價報告(相當于“質量檢測報告”,官方不認)。
2.辦理提交“專利開放許可聲明”
想開放許可,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提交專利許可聲明,核心內容包括:
?專利基本信息,名稱、專利號、有效期;
?許可方式;
?使用費支付方式,固定費用或提成。
注意:聲明里要寫清楚使用費標準,比如“每年固定支付5萬元”或“按產品銷售額的3%提成”,越明確越容易被“下單”!
3.國家“打廣告”,買家線上“搶單”
你的聲明提交后,國家知識產權局會主動公示在官方網站(中國專利公布公告系統),所有想找技術的企業、個人都能看到!相當于給你的專利開了個“線上旗艦店”,不用自己發傳單~
4.買家“下單”,備案即生效
如果有企業/個人看中你的專利,只需:
?發書面通知給你(確認購買意向);
?按聲明里的標準付使用費(比如轉你5萬元);
?憑付款憑證,和你一起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(提交合同、付款記錄等材料)。
備案成功=許可生效!被許可人立刻就能制造、銷售、進口你的專利產品,許可之后專利年費還能減免15%(《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優化專利收費政策的通知》對專利開放許可實施期間的專利年費減免15%)。
5.想撤回?隨時可以!
如果后期不想開放了,專利權人可以提交撤回聲明(書面申請+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),撤回不影響已經達成的許可(之前簽的合同繼續有效)。
四、專利開放許可:對誰有用?
開放許可是專利權人、被許可人、國家的三贏局——
1.對企業:低成本買技術,快速提升競爭力
對中小企業、初創團隊等技術需求方而言,開放許可制度顯著降低了技術獲取的“搜尋成本”與“談判成本”。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平臺集中公示專利信息,企業可直接在線篩選符合需求的技術(如特定功能的實用新型專利、特定領域的發明專利),大幅縮短技術匹配周期。
此外,官方公示的專利需滿足有效性條件(如實用新型需提交專利權評價報告),企業可快速驗證技術可靠性,降低因專利無效導致的投資風險。
2.對高校/研發中心:專利變現不再難,成果轉化加速
高校及科研機構長期面臨專利轉化率低的難點(實踐中部分高校專利轉化率不足10%),開放許可制度通過“國家平臺背書+標準化流程”,為科研成果的市場化提供了制度性出口:
收益可預期:專利權人可按聲明的使用費標準獲得穩定收益,直接反哺科研投入,形成“研發—轉化—再研發”的良性循環;
成本可控制:高校/科研機構專利數量多,開放許可期間專利年費減免15%,降低了專利維持的經濟壓力;
影響力可擴展:專利被廣泛實施后,技術應用場景的多樣化可提升高校/機構在行業內的學術話語權。
3.對個人發明者:閑置專利“活起來”,研發成本收回
個人發明者很多因為推廣資源匱乏、信息觸達有限,導致專利長期閑置。開放許可制度為其提供了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市場化路徑:
推廣零成本:國家知識產權局平臺替代了個人需自行承擔的展會參展、廣告投放等推廣費用,專利信息可被全國范圍內的企業、機構直接觸達;
變現低門檻:個人無需具備商務談判能力,僅需通過平臺提交聲明并明確使用費標準,即可等待被許可方主動對接,大幅降低交易門檻;
失效風險緩釋:許多個人專利因未及時繳納年費而失效(據統計,個人專利失效原因中“未繳年費”占比超30%),開放許可期間年費減免政策可緩解個人資金壓力,延長專利有效生命周期。
專利開放許可,讓技術流動起來
從大海撈針到精準對接,專利開放許可不僅是政策的升級,更是創新生態的重構!它讓專利從紙上權利變成真金白銀,讓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,讓更多人共享創新紅利。
如果你手握專利卻不知如何變現,如果你需要技術卻找不到“源頭”,不妨試試專利開放許可——讓技術流動起來!

18925013972